非常时期之非常任务
2月初,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战旗猎猎。值此非常时期,2月11日,国机集团医疗物资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向国机智能下达平面口罩机研制生产任务,要求国机智能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不计成本和代价,全面推动平面口罩机研制和量产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国机智能党委闻令而动,立即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迅速组建口罩机事业部和临时党支部,进入战时状态,紧锣密鼓、攻坚克难。
国机智能研制生产口罩机消息传出,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需求接踵而来,中石化10台套、中石油8台套、北京市政府12台套、广州市科学城集团10台套......
需求持续增加,任务越来越重。
对国机智能而言,接到这样一项“跨界”非常任务,如何达成目标,面临超乎想象的困难。一是无既往经验可寻;二是无现成原材料和配套件,600多个零部件需要外购,但绝大部分供应商还没有复工;三是疫情形势严峻,现场人员多、构成复杂,防疫压力非常大。四是无成熟的图纸和工艺。缺少熟悉加工、装配技术人员,而且市场紧缺此类人员,可聘请渠道不多。
不问归期之火速驰援
国机智能就技术人员紧缺问题,紧急求助兄弟单位。正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跨省出差都要严控特批,两家兄弟单位接到请求,均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办妥交通、出省报批等事项,以最快速度,确保人员到位。
2月13日,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黎晓煜接到电话,第一时间作出安排,2月14日,旗下大拖公司刘安宁、谢任卫、王新一、张晓辉四位同志抵达广州。
大拖公司刘安宁
大拖公司谢任卫
大拖公司王新一
大拖公司张晓辉
一周后,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峰也接到求助电话,2月23日,林海集团徐建军、凌岳山、印俊、王大春四位同志到达调试车间。
林海公司同事直奔现场
林海公司徐建军
林海公司凌岳山
林海公司印俊
林海公司王大春
出差前,亲人问及要去多少天,勇士们才猛然记起,动员的时候领导也没说,自己也都没有问,只好回答说,大概三五天吧,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匠心独运之硬核担当
10天研制首台套平面口罩机并完成压力测试,20天生产100台套,30天完成210台,国机智能转产口罩机,200多人的团队在1000多平方米的临时工场,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吃住在厂、敬业奉献。
国机智能举行100台口罩机交付下线仪式时,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第六组驻企特派员组长、工信部直属机关党委一级巡视员田川,高度评价口罩机研制生产,展现出“央企的责任和担当”、真正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国机速度”。
他们,正是“国机速度”的践行者。
他们是“急性子”,一到广州,没有片刻停歇,就带着背包直奔工作现场,了解完工序和目标任务后,就结合现场实际,与原有技术人员探讨,向事业部提出部装、总装、调试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大拖公司同事在调试设备
他们是“工匠”,各个工序没有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他们一边调试,一边记录参数,遇到问题没有解决,他们就夜以继日,通宵达旦,一步步完善了作业指导书,一步步规范了各个工序。
林海公司同事在调试设备
他们是“教练”,不断将一批批新手培养成熟手。
有时又成了调试员,与普通技术人员一道,在劳动竞赛中干得热火朝天。
大拖公司同事在培训指导
林海公司同事在培训指导
有的同志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生产工艺、物料处理、任务分派等方面,临时当上事业部现场负责人的助理。
广州的冬春之交,天气冷热反复无常,水土不服、饮食差异、湿热天气、身体不适等各种困难,他们从不吭声。“无论有多大困难,我们都必须迎难而上坚决完成任务。”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
他们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精湛技术、家国情怀影响着整个团队。
3月20日,国机智能交付了210台套的平面口罩机,纾困而出。他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陆续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有的同志感慨道:“原本以为只是紧急支援三五天,这一眨眼功夫,已经满一月了”,有的同志还表示:“能够参加这样的国家任务,非常难得,值得一生铭记”。
据悉,回程当中中国一拖的同志,闻说河南新乡的口罩机用户需售后服务,他们改签机票,又赶了过去……